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    
欢迎浏览嘉峪关城市博物馆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宣传大图  
首页宣传大图
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文物复制展
来源: 收藏研究部      日期: 2021-04-12      作者:       点击数:

敦煌,自西汉以来成为东西客商往来云集的丝路重镇,是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这世界四大文化的交汇点,以及儒教、佛教、道教、摩尼教、袄教、景教等古代世界六大宗教的汇合交流之地。历经魏晋、北朝、隋唐,丝绸之路的千年繁盛带来了敦煌的辉煌。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藏经洞开凿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因于阗国覆灭,当地寺院将一批重要经卷、佛像、幡画藏于原本放废弃文书和旧幡画的洞窟中,并将洞口封闭,后人称之为“藏经洞”。因知情者渐离人世,洞中宝藏也随之与世隔绝。

直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莫高窟道士王圆16窟甬道发现了震惊中外的敦煌藏经洞(即后来的17窟),诸多珍宝重见天日,洞内藏有公元4至11世纪初的文献、绢画、纸画、法器等各类文物,约计五万余件,其所涉领域之光、学科之博、信息量之大,令人叹为观止,被称为20世纪中国四大考古发现之一。这给敦煌带来了盛誉,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劫难。盗宝者纷至沓来,使藏经洞的诸多珍宝流散国外,至今难以聚首,有的甚至已经佚失,难觅踪迹,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敦煌宝藏,作为物质文本虽已流散海外,但其中蕴含的佛教真意和人文精神,永远不会被他人掠夺。不堪回首的往昔已然逝去,中华文明千载永绩、生生不息;我们对传统艺术的敬畏之心恒久不变,代代相传。

2018年1月,“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文物复制展”在酒泉市博物馆展出,展览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及好评,得到新华网、人民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等国家级媒体的报道。2018年9月,“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文物复制展”在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顺利开展。展览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赢得了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并荣获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最佳设计奖”。2019年,“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文物复制展”再次被列为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重要展览之一。2020年,“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文物复制展”被国家文物局推介为2020年度100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之一。

展览相继受到省内外各博物馆、艺术机构的邀请,先后走进瓜州张芝纪念馆、陇西县博物馆、天水麦积区博物馆(龙园)、武山县博物馆、靖远县博物馆、庄浪县博物馆、高台县博物馆、泾川县博物馆、金昌市博物馆、清水县博物馆、兰州市博物馆交流展出,增进馆际交流的同时,也掀起了一股新的“敦煌热”,共同促进了文化互通、互鉴、互融。

此次展出的“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文物复制展”是酒泉、嘉峪关两地博物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的一次生动体现。展品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流散海外的文物进行原大原色复制,最大限度的还原文物原貌,内容选自英国不列颠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等,复制了敦煌藏经洞流失的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等历代绢画、纸画、麻布画、和经卷等各类文物125件其中,绢画110件,经卷15件。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精神力量、增强文化自信,让更多人欣赏到这些稀世瑰宝,感受博大精深敦煌文化的艺术魅力。

通过这次公开展示,以期更多艺术爱好者及中外学者欣赏到流散海外的艺术珍品,通过时间隧道,返溯历史,与古人对话,倾听他们的诉说,揣摩他们的艺术,进一步解读国际显学“敦煌学”,从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

传承保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愿尽绵薄之力。


  •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 网站管理:嘉峪关城市博物馆                 版权所有:嘉峪关城市博物馆
  •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13000539号-2      公安部备案号:62020102000079
  • 地址:嘉峪关城区五一南路1379号         办公室联系电话:0937-633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