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    
欢迎浏览嘉峪关城市博物馆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快讯  
综合快讯
嘉峪关城市博物馆2022年工作总结 与2023年工作计划
来源: 办公室      日期: 2023-02-08      作者:       点击数:

嘉峪关城市博物馆2022年工作总结

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2月8日)

 

2022年,在市文旅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局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城市博物馆对照《甘肃省免费开放博物馆绩效考评体系》与《2022年工作目标责任书》,以丰富线上线下活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扎实推进各项文化宣传工作。全年开馆258天,全面完成了省上和我局提出的目标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重点任务全面完成

一是集体学习不断提升职工政治素质。全馆开展集体学习40次,组织职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及时传达省、市关于安全生产、扫黑除恶、疫情防控、文博事业等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提高职工思想认识,强化工作落实,努力把学习成效体现到提高能力、推动工作、服务群众见实效上来。二是义务讲解宣传弘扬历史文化与城市精神。年内,我馆共接待游客4.5万人次,接待241家单位、团体开展参观学习活动,组织开展义务讲解322场次,讲好城市故事,弘扬城市精神。三是主题展览为公众搭建学习交流平台。2022年,我馆举办、协办了“听党话丹青颂党恩 跟党走起航新征程”全市中小学生美育成果展、“喜迎二十大 方寸忆党恩”嘉峪关市邮币卡精品收藏展以及“2022年全省科技活动周科技创新成果展”等主题展览5场,另外与同济大学博物馆和肃北县博物馆分别开展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纪念建军93周年解放战争经典战役联展”、“冬奥过大年 春绿玉门关”——冰雪文化主题展等馆际交流展2场,均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围绕我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我馆积极遴选具有民族特色的展品,开辟独立展厅,配合市委统战部设计制作了民族团结进步单元展览,成为全市人民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小课堂。同时,通过“实物+体验”创新展览展示,启动了“当长城遇见钢城”主题展览的创作。四是社教活动促进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文化魅力。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第二课堂作用,我们紧密结合学校课程策划推出了“戏出东方”“纸鸢逐思忆清明”等14场主题多样的社教活动,开展了“我在嘉峪关修长城”研学活动,向广大青少年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北京冬奥会之际,我馆还开展了“筑梦冰雪  燃情奥运”冰雪文化系列活动,冰雪主题展、非遗衍纸画、戈壁石艺画、陆地冰壶球等各种文体活动走进博物馆,走近青少年身边,帮助青少年更加深入了解冰雪文化和奥林匹克竞技精神。五是知识讲座满足市民多元文化需求。2022年,我馆分别举办了“嘉峪关长城精神”专题讲座、“学习南梁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讲座5场讲座活动,积极发挥了文化传播的平台作用,努力保障市民多元文化需求。六是流动展览“五进”促进德治润化行动落地见效。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普及,增强广大市民的爱国情感,我馆充分挖掘馆藏文化资源,推出了“民族团结一家亲 携手奋进新时代”流动文化展览,深入社区、农村广泛宣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我馆大力开展“碳达峰 碳中和”科普宣讲进企业、进学校,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全年开展流动展览“五进”活动23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七藏品征集与研究增强地域文化积累。2022年,我馆继续加强收藏、研究、宣传工作,面向全社会广泛开展老旧生活物品征集,共接收到市民捐赠的哈萨克民族服饰、《嘉峪关市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纪念册》等物品308件,并同步开展这些物品背后故事的收集整理。年内,经省文物局对我馆整理上报的415件藏品鉴定定级,认定我馆一级革命文物1件,三级革命文物4件,一般革命文物52件,为我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同时,我馆积极开展藏品研究与价值挖掘工作,《博物馆开展流动展览的实践与思考》在《丝绸之路》(2022年第1期)发表,《一块砖和一块铁的对话》《一张证书赓续的红色文化》分别荣获市委组织部“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时代”主题征文二等奖、三等奖,《博物馆里看雄关》《国庆话文物》等文章由省文旅厅网站、嘉峪关新闻网、嘉峪关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转发。藏品库房管理规范有序,账目清晰、账实相符,全年共开展藏品库房和资料室清洁整理14次,藏品养护工作16次。八是小志愿者学习实践活动卓有成效。我馆大力开展小志愿者招募与培训工作,利用暑假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小讲解员”培训活动6期,录制‘红领巾’带您畅游家乡美原创短视频11期,大力推进“党的故事我来讲—争做红领巾讲解员”小志愿者义务讲解活动,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广泛好评。九是文创产品开发展现时尚与文化特色。立足年轻群体的审美与使用习惯,我们以城市博物馆建筑外形为图案,将环保理念融入选材,开发制作了两款色彩明亮、简洁时尚的杜邦包;同时,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将关城以国潮绘画风格呈现,制作圆形鼠标垫,贴近年轻群体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十是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提升社会关注度。2022年,我馆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社教活动、展览动态、展品征集、讲座预告、防疫知识等动态信298条,点击量3.64万人次;在快手平台发布‘红领巾’带您畅游家乡美等短视频19期,点击量2.62万人次。中宣部五洲传媒中心、新甘肃门户网站、省文旅厅网站对我馆部分文化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

(二)党建工作焕发生机活力

一是党史学习教育,强化宗旨意识。博物馆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主题党日等制度。2022年,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集中学习58次,交流研讨4次,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精神”等专题党课6次、“ 扣好第一粒扣子—— 青廉说”等主题党日活动12次,党员每人撰写心得体会3篇。学习活动的开展使党员干部心灵受到洗礼、思想受到启发,党性修养进一步提升。二是压实主体责任,筑牢思想防线。我馆把加强学习教育入脑入心作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第一要务,在周二集体学习会议和党支部学习会议中,将《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及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等纳入学习计划,并及时传达市纪委查办的违纪违法案件通报,教育干部职工增强遵纪守法和反腐倡廉的自觉性,树牢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思想,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落实在日常。三是夯实思想根基,强化责任担当。对照《中共嘉峪关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2022年意识形态工作重点任务清单》,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政治责任,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积极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统领作用。在日常学习中,始终把“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作为职工队伍的建设目标,努力把学习成效体现到增强党性、提高认识、推动工作上来。

(三)安全生产扎实推进  

2022年,对照《甘肃省文物安全隐患整治和安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新制定了《嘉峪关城市博物馆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嘉峪关城市博物馆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等四项制度,且严格执行。全年开展设施设备安全运行检查巡查1116次、开展消防检测维护12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组织职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5场,疫情防控应急演练1场,地震应急演练和防暴恐综合演练2场,消防逃生演练1场,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为进一步提升游客服务设施水平,完成了屋顶遮光改造项目,启动了新建游客领票处项目。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认真落实预约、扫码、测温、登记等各项防控要求闭馆期间,全馆职工积极参与社区、交通卡口等疫情防控值班值守工作382人次,服务时长1736小时。

(四)综合管理稳步提升

一是专项资金管理规范。2022年,省、市两级财政共下拨免费开放资金220万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280万元。在资金使用中,我馆始终坚持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文旅局财务管理制度》《城市博物馆财务制度》《城市博物馆采购办法》等,年内开展安防监控设备等大额采购项目12项,确保资金合理、规范、高效使用。2022年,各项资金无结余结转,有效执行率达100%。二是业务学习常抓不懈年内,结合各岗位工作实际,组织干部职工充分利用“文博圈”等网上平台加强业务学习,全年共参加线上专题培训活动14场,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和精神风貌有了新的提升。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回顾2022年工作,尚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改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自办展览思路需加大创新;二是革命文物利用工作需大力推进;三青少年教育活动要进一步与课堂教学有效衔接;四是文创产品的种类形式有待丰富。 

三、2023年工作计划

(一)大力实施“当关城遇见钢城”城市主题展览制作。

创作并展出《当长城遇见钢城》主题展览,呈现城市深厚的长城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现代工业城市风格,并以展览为媒介,积极开展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展示城市文化、弘扬城市精神。

(二)努力将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

对今年省文物局完成鉴定的57件革命文物,要进一步改善藏品保管、陈列展览条件,加强可移动革命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同时,要组织业务人员从撰写“藏品故事”入手,深入剖析藏品背后的人文生活和时代价值,让观众从展品中汲取精神力量,让革命文物绽放时代光彩。

(三)积极探索新时代青少年素质教育新路径。

要充分利用馆藏文化资源,通过青少年研学、社教活动、流动展览进课堂、知识讲座、专题展览、线上展览等形式,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开展“亲近乡土文化 馆校共促共建”活动,结合学生教材和学校教学,制定符合各年级学生的教育活动计划,“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断丰富青少年课外文化活动,使博物馆成为助推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课堂。

(四)持续培育建设博物馆小志愿者队伍。

“党的故事我来讲——争做红领巾讲解员”活动为载体,为青少年搭建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广阔平台,培养广大青少年知家乡、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创新开展文创产品研发工作。

加强与同行业之间的文创研发交流互鉴,就当前机制下,如何有效开展文创研发与销售工作,积极学习新思路、新举措,开发出能够体现嘉峪关地域特色和博物馆行业文化的系列文创产品。

(六)更加科学高效地管理和使用经费

在严格落实我局、我馆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同时,在工作运行中,认真检视是否还存在支出不严谨的疏漏,及时发现,及时制定制度约束,确保各项资金的使用规范高效。

 (七)严格落实管理运行与安全保障制度

严格落实博物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防、消防安全管理,定期对馆内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排查整改,确保展馆安全运行。

原文下载:/upfiles/2023/02/10/2023-02-10-10-24-47-2137251434.docx


  •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 网站管理:嘉峪关城市博物馆                 版权所有:嘉峪关城市博物馆
  •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13000539号-2      公安部备案号:62020102000079
  • 地址:嘉峪关城区五一南路1379号         办公室联系电话:0937-633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