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社教】强国复兴有我——献给铁血军魂的基建工程兵02部队(下)
戈壁钢城的建设者
60年代的嘉峪关是 “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戈壁荒滩。从南方来的建设者们不但要克服水土不服,还要面对漫天的黄沙、零下40度的低温及强烈的高原反应。在那个生活物资匮乏的年代里,人们住在简陋的地窝子和干打垒中,最常见的吃食便是“风沙拌饭”。一个馒头、一口稀饭进到口中,就着的还有风沙黄土。冬天时,戈壁滩上结着厚厚的冰,一镐头砸下去也只能砸出一个白点。早上洗漱后若用湿手去抓铁门把手,再想松开准要掉一层皮。而这些,对于建设者们来说,早已习以为常。
支援酒钢的建设
1966年至1974年的八年间,02部队累计近6万名官兵参加了酒钢建设,他们井巷掘进、井下调轨、设计安装、修筑公路、铁路、运输物资设备……他们奉献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从事着最艰苦、最危险、最艰巨的工作,在那段艰苦岁月中谱写了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正是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02部队,为祖国的钢铁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用铮铮铁骨为我们筑起了这座耀眼的戈壁钢城!
热血军人的英姿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英姿飒爽的青年军人们,如今已年近古稀。对曾经为之付出过青春和热血的这片故土,他们的故事,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远。如今在嘉峪关城市博物馆内,参与酒钢建设的02部队英雄们所穿过的军装、佩戴过的军功章,静静陈列在展柜中,仿佛向人们诉说着那段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
老兵重回嘉峪关
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嘉峪关城市博物馆向02部队建设者及中国军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图源:深圳基建工程兵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