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座】“弘扬长城精神 凝聚磅礴力量”——解读世界文化遗产“嘉峪关”主题讲座在嘉峪关市第五中学举办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习近平
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边陲锁钥”之称。1987年,“万里长城——嘉峪关”被列入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嘉峪关城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苗婷婷以“弘扬长城精神 凝聚磅礴力量”——解读世界文化遗产“嘉峪关”为题,为市第五中学的同学们开展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中国历朝历代对河西走廊的防守都十分重视,“酒泉不保,则河西不保,河西不保,则中原危矣”,因而,嘉峪关防线的建造势在必行。嘉峪关关城并非一座孤立的城堡,它与其两翼长城和沿线的烽燧墩堡,构成了完整的嘉峪关防线体系。又因嘉峪关关城的城防设施浓缩了历代长城攻防设计的精华,所以嘉峪关是我国古代长城沿线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壮观、防御体系最完善的军事城堡,号称“天下第一雄关”。
聆听历史之韵
嘉峪关不单单只是一座“关”,它更是一座“桥”。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这里不仅是中西贸易往来的通道,更是民族融合发展的见证。从边关戍守到民族交融,从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代一代中华儿女,正是在“自强不息、众志成城、坚韧不拔、守望和平”的长城精神指引下,一步一步奋发图强、强国筑梦!
观览文化之魂
本场知识讲座,将文物与文化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融合,在向同学们介绍世界文化遗产地——嘉峪关的同时,更是将“雄关之魂”深植入同学们的心中,将“长城精神”融入当代青少年的血脉,在这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为青少年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